张志雄

2005年岁末,上海博物馆举办了一个“书画经典”展览,推出晋唐宋元书画103件,其中故宫博物院藏品61件,上海博物馆藏品42件。机会难得,我抽空去了一次,眼界大开,遇到一位老友,他赞曰:“这才是中国精神的正宗”。于是,我以《中国精神观察》为题写篇观后感,收录在《长线价值——艺术品市场大势》当中,这里节选一段与读者分享。

上期的《中国精神观察(一)》谈论的全部是北京故宫博物院(以下简称“故博”)的藏品,现在主要结合上海博物馆(以下简称“上博”)的藏品,再度观察中国精神。

位于人民广场的新上海博物馆,我去得不多,但在外滩附近的河南中路上的老上海博物馆,我却去过多次,而且每次都会带上干粮,一整天都泡在那儿(老上博所在的大楼原是中汇银行大厦,是当年海上大亨杜月笙的产业。有意思的是,20世纪90年代,杜月笙的儿子杜维善来到上博,非但没有“收房租”,而且还把他收藏的丝绸之路的二十多个古国钱币捐献给馆方)。

中汇银行大厦 河南中路 上海博物馆老馆所在地

我还记得15年前,在极冷清的书画展室内,一遍遍端详着王羲之(公元307-365年)的《上虞帖》和王献之(公元344-386年)的《鸭头丸帖》,这两件作品都是艺术史上的巅峰之作,面对真迹,岂能不激动。我从没有大富大贵的心思,也知道自己不可能像亿万富豪那样拥有私家游艇和飞机,可有一点我是和他们平等的,我们都无法占有这些艺术国宝,我们都可以欣赏它们,而且,欣赏这些宝贝需要平和的心境,更需要时间积累文化品味,我应该趁早学习。张爱玲说过“成名要早”,我不明白这么早成名,今后的日子怎么过?2006年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上,老同志蒋大为又在唱《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我忽然想到,他一辈子就在唱这一首歌,佩服归佩服,不过若是我,肯定受不了。比起张爱玲,倒是我的一位中学历史老师的教训很中肯,他是历史学家吕思勉的学生。老师退休前,我登门请教,他说: “要早读书,否则晚了就读不进去了。”这里指的读书,当然不是要孩子早点上学,而是早点学习中国古典文化。

上虞帖 东晋 王羲之

鸭头丸帖 东晋 王献之

王羲之最有名的当然是行书《兰亭序》,而他的草书也一变汉魏以来的质朴风格,开创了妍美之新风。《上虞帖》的草书与后来的不同,叫作独草体,或称单体,一个字一个字单独地书写,偶然两个字才会上下相连写在一起,而不是后来唐代张旭和怀素所写的那种连绵体。“虽然是一个字一个字单独地写,但是从前面一个字的最后的笔画到下一个字的第一笔,笔脉自然,相承不断,在几近洗练的技巧之中深寄清澄的风怀。”(《中国书法史》,【日】真田但马)

不少古代书法作品都是以书札形式存世的,它们不似诗文那般道貌岸然,却亲切自然,反映了作者的生活和人际关系等状况。如果说诗词文赋是大餐正餐,书札就是小吃点心,很入味。《上虞帖》手札七行58字:“得书知问,吾夜来腹痛,不堪见卿,甚恨。想行复来。修龄来经日,今在上虞,月末当去。重熙旦便西,与别不可言。不知安所在,未审时意云何?甚令人耿耿。”文字与笔墨皆很放松和随意,情感外露无遗。

上虞帖 东晋 王羲之

《上虞帖》主要是回答来书所问,涉及三个人,修龄是羲之的从兄弟,重熙是作者的妻弟,“安”则是东晋“东山再起”的名相谢安。羲之比谢安大13岁,出身于琅琊王氏名门,其一族有二十多人任内外显职,羲之少年时代就享有盛名,却以小郡太守终其一生,仕途比谢安差远了。也许如羲之所言,“吾原无志于朝廷”。

历史上并称“二王”的是羲之和他第七子王献之。《鸭头丸帖》的字数很少:“鸭头丸,故不佳,明当必集,当与君相见”,鸭头丸是一剂利尿消肿的丸药。书札的大意是,王献之用了鸭头丸,感觉疗效不佳,于是请朋友明天来聚会,并当面请教。献之的书风比父亲更有逸气,或者说“骨势不及父,而媚趣过之”(南朝宋代羊欣的《采古来能书人名》)。而当时的“媚”,更多的是“美好”的意思,而不是现今“媚俗”的媚。献之的《中秋帖》被乾隆帝刻入《三希堂法帖》,奉为至宝,其草书与父亲的“独草体”不同,是连接不断地自然连续写成的一笔书,开创了后世的连绵草,而《鸭头丸帖》仍保留有父亲草书的习惯。不过,与《上虞帖》相比,《鸭头丸帖》的章草意味已淡得不见踪影了。

中秋贴 东晋 王献之

可以肯定的是,目前王羲之的所有法帖墨迹均不是真迹,《上虞帖》亦是唐摹本,但到南唐时,《上虞帖》真迹早失,这本帖子已被珍视。进入宋朝后,宋徽宗在《上虞帖》上题鉴,也是珍爱无比。

不过,《上虞帖》曾被人怀疑为伪造,因为它与北宋的《淳化阁帖》的两种刻本相异,而后两者是相同的。老鉴定家徐邦达的《古书画过眼要录》中也未收录《上虞帖》,而另一位老鉴定家谢稚柳因此考证,引用前人的议论,如明文征明的“世传《淳化阁帖》为法帖之祖,然而传刻蔓衍,在宋已有三十二本,期间刻拓工拙,楮墨精粗,虽互有得失,而失真多矣”,进而推论“《上虞帖》正是《淳化阁帖》据以摹刻的祖本”。也就是说,我们应该用《上虞帖》来验证《淳化阁帖》中的种种不忠不实之处,而不是据翻刻的拓本来否定它的祖本。

上虞帖(拓本) 东晋 王羲之

可惜的是,已于1997年逝世的谢稚柳先生无法看到据说是最善本的《淳化阁帖》了,而其中的五、六、七、八卷在2003年5月由上博以450万美元从美国藏家安思远手中购得,价钱要比故宫博物院购《出师颂》贵得多,当时为全球中华艺术品的第二高价,仅次于2000年拍卖的明代瓷器“五彩鱼藻纹盖罐”的4,404万港元。

《淳化阁帖》是北宋淳化三年(公元992年)宋太宗赵光义命侍书王著从宫中收藏的古今名迹数千卷中选择名品摹刻而成,共十卷。第一卷是历史帝王法帖,第二至第四卷是历代名臣法帖,第五卷是诸家古法帖,卷六至卷八是王羲之书法,最后两卷是王献之书法。

淳化阁帖 北宋(点击图片可放大查看)

赵光义是宋太祖赵匡胤的二弟,他以弟接兄位为帝,然后传于自家之孙,直到南宋高宗为止。只是高宗无嗣,才还传太祖一系子孙孝宗,以至宋亡。赵光义是陈桥兵变的幕后策划者之一,帮助他哥哥黄袍加身,从恩人周世宗的孤儿寡妇手中夺过帝位。太祖奉母之命,先依次传两弟,然后及自己儿子。所以太祖死后,赵光义继位也正常。可那天太祖生病,只召赵光义一人密谈嘱咐后事,这晚大雪,宫人但遥见烛影下光义时或离席,似有逊避之状。随后只听太祖高喝:“好自为之!”又见光义急急退出,而原挂床柱的太祖佩斧戳立地上,当晚太祖去世。这就是有名的“烛影斧声”,影射光义弑兄。

宋太宗赵光义对唐太宗李世民不以为然,认为他虚荣心太强,“每为一事,必预张声势,然后行之,行之又必传诸简策,此岂自然哉”。不过,宋太宗亦好虚名,且喜欢学唐太宗,好赐大臣自写的行草(“飞白”),然而他的书法水平要比李世民低下。而且,赵光义也继承了唐太宗独尊二王的书法趣味,《淳化阁帖》一半是他们的作品。

淳化阁帖(局部) 北宋

《淳化阁帖》的编篆者王著是成都人,也学习二王,书风秀美妩媚,缺乏骨力。《宋史》说他“善攻书”,说不上善书。可他却是赵光义的书法顾问,毕沅的《续资治通鉴》记载,王著开始看到太宗的书法,直言:“未尽善也。”帝乃勤练,再以示王著,著仍说:“如前。”直到隔了多时,著才说:“功力到了。”最后恐怕也是客气话吧,只是马屁拍得高明而已。

后人对王著的工作颇有微词,如 “世以《淳化阁帖》为法书之祖,然皆王著监书,非从真迹响拓双勾者,何以知之?余见宋时御府所藏晋人真迹及唐摹右军帖多矣,凡阁帖所在,仅得其仿佛,甚则并点画形似尽失之,岂有摹刻真迹,而舛误如是?”

淳化阁帖(局部) 北宋

原帖是用枣木模刻,拓赐亲近大臣,但不到100年后的1032年,原枣木模版遭遇火灾焚毁,原刻本流传稀少(今人调侃宋太宗“吝啬”,殊不知物以稀为贵,早在宋代就知道发行“限量本”的价值了)。到了后世,残本断佚已是至宝,要想获得整套的原刻本恐怕是不可能了。其实,过去学界认为世上尚存一部完整的北宋祖刻《淳化阁帖》,其中9卷藏于美国华盛顿弗利尔博物馆,1卷藏于上海图书馆。但是,经上博副馆长汪庆正研究,那套《淳化阁帖》是南宋绍兴国子监翻刻拓印,比上博买来的4卷《淳化阁帖》,时间晚了100多年。

上博对这4卷《淳化阁帖》的介绍是“帖中多处有枣木板横裂纹痕迹,银锭印痕灿烂可见”,前一句上面已经介绍过,而“银锭印痕”陈述的是宋祖本《淳化阁帖》到了后来,枣木板开裂,工匠像补锅碗那样用银钉合缝的情况。介绍又说: “此《淳化阁帖》第四、六、七、八卷为可信原刻拓本,且刻拓精良,墨淡如蝉翼,而光辉有余,笔下锋锷隐现,神采奕奕,有若真迹,为海内外难得的奇珍瑰宝。”

  

淳化阁帖 北宋(点击图片可放大查看)

1929年生于纽约的美国人安思远并不精通中国文物,他收藏《淳化阁帖》也是受一位中国艺术品经纪人的启发,先后于1994年和1995年分两次在佳士得拍卖行从香港大收藏家李启严和台湾藏家吴朴新手中购得,代价是28万美元。这宝贝1996年在故宫展出,安思远有意出让,条件是故宫博物馆拿出三串清代朝珠。老书法家启功忙向领导建议,这买卖值啊。可故博毕竟是公家,好的朝珠不能给,一般的朝珠人家又看不上。安思远又提出用故博的翡翠或红木家具换,可惜都没成功。7年后,安思远不要实物了,得用现金来买,结果就是450万美元。

淳化阁帖(局部) 北宋

《淳化阁帖》回到上海,也算是缘分,因为当年它就是从上海的一位房地产大老板和收藏家周湘云那儿流出的。周湘云是个有意思的人物,他在上海有大量的地产,在光绪朝后期,花几万两银子捐了个“上海即补道”的四品官,后又升到三品,1908年成了“红顶商人”。周家最有名的一件事是拥有上海滩的一号汽车,出尽了风头。周家有一幢位于青海路44号的三层楼豪宅,总共52间房,在抗战前建造时花了40万法币,这些钱在当时可以造一座华懋饭店(今和平饭店)了。花园洋房里最称奇的是走廊里的痰盂也是抽水痰盂,用完之后只需用脚踩一下阀门,痰盂即刻被冲得干干净净。解放后,首任上博馆长徐森玉来到已逝世的周湘云家,希望收购《淳化阁帖》,但其已不知所终,于是花了2亿元(相当现今2万元),买下了唐代怀素的《苦笋帖》和宋代米友仁的《潇湘图》,它们也早成了上博的收藏极品。周家出让文物,是为了付税款,据艺坛老记者郑重介绍,是因为在上海解放之后,土地实行国有政策,国家一方面要对这些房地产商收地价税,付迟了要成倍地加算滞纳金;另一方面,租住私营房地产商的房子者却可以任意拖欠租金,如此一来,该收的收不上来,该付的又不能迟付,房地产商们在两面夹击中,很快就不攻自倒,纷纷倒闭。

苦笋贴 唐 怀素

让人诧异的是,《淳化阁帖》中没有唐代大家颜真卿的墨迹,据传是因为唐代安史之乱,宋皇赵家的祖辈是安禄山的手下,而颜真卿家族却是抗击叛军的主力,赵颜两家死伤惨重,因此势不两立。赵家成了宋代皇家后,就派人毁了颜家的祖坟,自然将颜真卿也剔除在外。不管此事是真是假,进不了《淳化阁帖》的颜真卿却对宋代书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蔡襄、苏轼等大书法家的作品中,我们时刻可以感受到颜的痕迹。

淳化阁帖(局部) 北宋

作为最早的“书法全集”,《淳化阁帖》对古代书法作品的传承还是有益的,它收有作者103人,403帖,仅王羲之作品就有170件。而现今存世的“墨迹”,古代摹本的王羲之作品已不多见,像唐代书家欧阳洵、虞世南、柳公权的真迹也是寥若晨星。上博就藏有唐初四大家之一的虞世南(公元558-638年)的《汝南公主墓志铭》,颇值得玩味。虞世南一生大部分时间处于乱世,经历很是坎坷,他和哥哥都在隋朝做官,宇文化及杀隋炀帝时,他哥哥也被杀死。后来,虞世南遇到了李世民,深受后者赏识。李世民成了唐太宗时,虞世南已是70岁高龄,仍深受信任。唐太宗喜爱王羲之父子的书法,就是受到虞世南很大的影响,因为虞世南以智永为师,而智永深得王氏传记之精髓。虞世南81岁逝世,唐太宗对魏征感叹道:“我没有可以一同谈论书法的人了。”

汝南公主墓志铭 唐 虞世南

汝南公主是唐太宗第三女,于公元636年早逝,此时虞世南已79岁,《汝南公主墓志铭》虽是篇草稿,但写得确实不错,正如上博自己的评论:“书法温润圆劲,姿荣秀出,结构出自智永《千文字》,绝类《兰亭》,结字、笔法稍见潦草而戈法犹存,不失虞字轨迹。”“虽为暮齿之作,但下笔益增遒逸,不落疏慢。通篇虚和萧散,姿态风流,是传世唯一最接近虞世南的书法墨迹。”

汝南公主墓志铭(局部) 唐 虞世南

此卷经明王世贞收藏,他提出了是真是假的疑问。于是,《汝南公主墓志铭》的是是非非之论至今仍然不断,上博本也承认:“又因此帖笔划偏重,用笔近米芾,故有米临之说。”也就是说,这帖子是宋人米芾临摹虞世南的;又由于《汝南公主墓志铭》最初见于米芾的《书史》,而现今这本子与《书史》所述不符,应是临本;有人干脆认为它不见于宋代以前的著录中,《汝南公主墓志铭》是米芾伪托的。

无论如何,我们还是可以从《汝南公主墓志铭》中看到由虞世南而王羲之的一些风韵的。

需要补充的是,此帖也曾被那位上海房地产大亨周湘云收藏过。

本文节选自张志雄所著《长线价值——艺术品市场大势》

?

  点阅读原文购买